首页<<成人考试
揭秘“名校光环”下的大学招生诈骗

更新时间:2012-2-26


真实的青岛科技大学

小云想上的中国海洋大学

  在三个案件中,施骗者有四个共同点:一是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当被问及学校性质时,回答多含糊其辞;二是借“名校光环”,以合作办学等名义,用名校的牌子吸引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与信任;三是私刻公章,私制录取通知书,使学生和家长误以为自己是被正规统招程序录取;四是施骗者本身多为职业培训机构,拥有一定教育资源,表面有迷惑性,但根据国家规定,职业学校不得私办学历教育。 

  山东青岛的崂山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名山,在崂山脚下云集了多所知名高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莘莘学子,朗朗书声,浓郁的人文气息弥漫辖区。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眼中,学生却成为了牟利的工具。最近,记者从崂山区检察院了解到,近3年来,崂山区检察院办理了多起针对落榜生的招生诈骗案件。如今2010年高招已过,让我们看看那些“大忽悠”们的骗人伎俩。 

  青岛科技大学“大专屮高技”? 

  一场“借壳上市”的阴谋 

  2008年4月,一所名为青岛华晟职业培训的学校注册成立,营业执照上显示,这是一所民办培训机构,校长叫张建柱。 

  学校成立了,但在张建柱看来,自己的学校名头还是太小,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寻找一个够名头的“靠山”,想办法“借壳上市”。5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张建柱的事业出现了转机,他认识了侯坤英,青岛中英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在合作办学方面,侯坤英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的牵线疏通下,2009年3月,张建柱与青岛科技大学成教学院、政法学院签订了一份《关于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三方协议书。这是一个试点本科项目,根据该协议,张建柱的学校负责组织生源、招生宣传。凭借着这份三方协议,张建柱准备好了第一枚“借壳上市”的筹码。 

  2009年4月,张建柱迎来了第二枚筹码,因为侯坤英从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争取到了高级技工培训青岛教学点的项目,张建柱再次找到了他,与其合作,在未经青岛科技大学同意的情况下将这个“大专十高技”的招生项目偷偷纳入到已签订的青岛科技大学试点本科项目内容。至此,“壳”已备足,只等“上市”。 

  此时的张建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青岛科技大学能对此事睁只眼闭只眼,连同自己的“高技”项目一块盖章通过,那这两个项目的捆绑即便在形式上也是合法的,最好不过;如果青岛科技大学不给予审批通过,那他就自己强行捆绑,反正具体的招生工作和宣传都在自己手头负责。 

  4月6日,张建柱让手下的副校长高石拿着设计好的招生简章(该份简章中含“试点本科”、“大专十高技”等项目)去找青岛科技大学成教学院的院长报批。令张建柱意想不到的是,院长的审批相当细致、严格,最终除了批准有三方协议的“试点本科”项目之外,其余的项目全划掉了。青岛科技大学成教学院给张建柱的解释相当明确:因为青岛科技大学本身是大专十高技的主考院校,不能既主考又助考,所以是不允许办的。 

  然而,张建柱却早在心里打好了算盘:既然最好的结果不能实现,那就只能“瞒天过海”,自己干了。一周后,张建柱连夜加班,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找了路边摊刻了四枚公章,分别是“青岛科技大学教育合作中心”、“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教育合作中心”、“山东工程技师学院青岛东部教学区”、“山东工程技师学院青岛东部教学区收费专用章”。事实上,除了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教育合作中心真实存在外,其他部门都是张建柱“杜撰”出来的。另一件就是赶制招生简章,为了骗得学生信任,张建柱特意吩咐把青岛科技大学正门的全景照片作为简章的背景。 

  之后的招生代理会上,张建柱自称是负责人,承诺试点本科与“大专十高技”两个项目的学生全都会在青岛科技大学东部校区内就读、就餐、住宿。在得到了承诺与确信后,9月份从全国各地前来报到的近400余名“大专十高技”学生来到了青岛科技大学,却被告知青岛科技大学根本就不曾有过这个“大专十高技”项目,不予接受这些学生入学。受骗学生们再联系张建柱时却发现他早已不在。至此,这场“借壳上市”的骗局露出了本来面目,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骗术透析: 

  利用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的名义,先取得试点本科项目的招生权利,进而将“大专十高技”项目偷偷地与其捆绑在一起,借青岛科技大学的“壳”成功迷惑学生和家长,骗得信任。这就是张建柱等人招生诈骗的伎俩,据悉,他们共违规招收“大专十高技”学生400余人,收费总计达130余万元。目前,受害学生均已被妥善安置,6月22日,崂山区检察院依法对张建柱提起公诉。 

  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 

  一块“莫须有”的牌子 

  薛明和傅晓(化名)都是山东青岛人,2008年4月,二人觉得自己之前的生意不赚钱,由于薛明以前做过成人教育,觉得培训来钱容易,他便和傅晓商议着招收一些学生上课,然后从学费里赚钱。经过初步安排,二人决定以山东工商学院成人教育的名义办班招生,但思前想后又觉得函授点说出去太小,力度不够,如何换一个更光鲜的外衣呢? 

  薛明“灵光一现”,现在的高校不是都流行某某校区嘛,于是二人便想到虚构一个“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的名头,并以试点本科的名义准备在全国招生。 

  2008年7月,薛明和傅晓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私刻了“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的圆形公章,并印在他们自己制作的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上。之后他们便开始通过互联网和招生代理发布简章宣传并招收学生,当学生和家长问及学校的情况和毕业后发什么毕业证时,工作人员按照薛明的授意答复说:山东工商学院是公办大学,这个学校是他们在青岛设立的教学点,毕业以后由山东工商学院发全国承认学历的文凭,毕业后包分配,可以到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邮轮上去工作。如此好的待遇,还包分配,众多学生和家长由此深信不疑。 

  到8月,薛明等人共邮寄出大约400多份录取通知书,有近20名学生前来报到,学校收了每名学生高达9000多元的费用。开学后,学生们起初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统招生一起上课,但没过多久,这些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的学生们就被“分立”出来,单独安排在一个教室上课。部分学生由此开始产生怀疑。 

  事后查明,其实薛明和傅晓只是租用了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的教室给学生上课、住宿,所谓的教师都是他们从附近大学聘请的在读研究生,每次只花50元到100元不等的费用,至于课程表,则是他们根据山东工商学院和海洋大学的课程表“混合”拟定的。 

  到第二学期,学校给学生发了自考教材,让学生参加成人考试,此时众多学生已不再相信这个所谓的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9月,学生们假期后陆续返校要讨个说法,却发现薛明、傅晓一干人等早已“逃之夭夭”,办公室也被查封,这出招生骗局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骗术透析: 

  谎称办学性质是试点本科,虚构出山东工商学院(青岛学区)的幌子,事实上,这个学校根本未经过正规注册,完全是一块“莫须有”的牌子。正是以这种“大忽悠”的手段,薛明、傅晓二人共计骗得14名学生的各项费用达13万余元。至2010年8月,本案中的受害学生均已得到妥善安置,嫌疑人薛明和傅晓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的进一步审查。 

  中国海洋大学插班生? 

  一个“内部照顾”的陷阱 

  2007年5月,一所名为青岛正野职业的培训学校注册成立,执照上显示,这所学校的法人代表叫田野。可惜,学校最初的生意实在“惨淡”,竟然只收到了两个学生,连课都没法开,现实的打击让田野只得另觅“钱”途。 

  田野以前和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办过学,在对众多招生项目进行比较后,他打起了海大“进修生”的主意,因为这个程序简单,容易操作,只是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是在“进修”,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在读普通本科,至少也要认为在上试点本科。那么如何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量”呢?田野为自己置办了一套光鲜的行装,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并且“兼任”海大招生工作负责人。 

  接下来田野充分动用了亲戚、朋友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推销自己,称自己是海大的老师,海洋大学为了照顾干部和老师没考上大学的子女,允许一些人被“内部照顾”做插班生,因为他有特殊关系,多交些钱他就能够帮助搞到名额。很快,一些高考落榜生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这位神通广大的田老师,他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大忽悠”历程。 

  2007年高考落榜生小云(化名)本打算复读,听说“田老师”可以“内部照顾”让她做插班生后,她心动了。9月,小云和父亲来到了位于青岛市青大一路的71号院内,见到了传说中的田野,田野告诉他们这就是海大经管学院的教务楼,他还煞有介事地问了小云的成绩,听后边摇头边说:“你分数这么低,也就是运气好,能进到这种内部照顾班啊!” 

  接下来,小云和父亲开始办理入学手续,工作人员拿出一张中国海洋大学的入学表让小云填写,看到这张表他们更加对田野海大老师的内部身份深信不疑。之后小云和父亲到旁边的财务室交了1.7万余元钱,但会计却只给开了7440元收据,既然是“内部照顾”,就有“内部规则”,小云和父亲虽然怀疑却也不敢多问。多交的那1万余元全被田野等人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他们当然也就开不出收据。 

  10月,入学报到的几天后,小云到海大教务处去查了自己的学籍,这一查不要紧,小云发现自己的学籍在海大根本查不到,她赶紧找到海洋大学相关部门咨询,结果工作人员告诉她,教务处倒是有小云办理进修生的档案,还有小云委托别人办理入学的委托书,而这些小云都浑然不知,又是谁在暗地里把小云变成了“进修生”呢? 

  事后查明,原来小云入学后,田野便指使他的员工瞒着她,伪造了小云在某单位工作的介绍信,用这张介绍信以小云的名义到海洋大学为她办理了进修手续,这样小云在海洋大学就有了形式上的身份,不会被拆穿。“如果是进修,还用这么麻烦吗?我自己就可以报名,这不是骗人是什么?”面对小云的质问,看守所里的田野无言以对。一个“内部照顾”的陷阱终归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骗术透析: 

  谎称自己是中国海洋大学老师,能够弄到“内部指标”,只需多交钱就能把学生插班到中国海洋大学,获得与普通本科生相同的待遇,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记者从崂山区检察院了解到,田野从小云处骗得款项12440元,除小云外,他还用同样的手法骗得其他6名学生近8万余元。2009年4月17日,青岛市崂山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田野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处田野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退赔被害人款项9万余元。目前受害学生均已得到妥善安置。 

责任编辑:李铁柱
  •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9693617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