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晓
随着大批“80后”父母的出现,早教中心、亲子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义乌的父母选择早教的越来越多,但业内人士指出,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还需要父母的配合。
家长没空
爷爷奶奶“被”报名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义乌某早教中心,一个教室里老师正与孩子们游戏。不过,陪同的并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父母,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一辈,还有一些则是家中的保姆阿姨。据早教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早教的家长中,约三成左右是这样的情况。
家住化工路的王阿姨带着18个月大的孙子来上课。王阿姨的儿子与儿媳工作比较忙,照顾孙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她与老伴身上。今年年初,儿子在早教中心报了名,并嘱咐王阿姨带孩子来上课。王阿姨每周要与孙子一起上3次课,上课内容主要以游戏为主。她说,这种课程很简单,主要是陪孙子玩,老师会指导,完全能应付。“儿子他们怕我们带不好,找个老师来教教。而且小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玩,在这里有人照顾。”王阿姨笑着说。
记者随访了几位爷爷奶奶,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孩子父母报名。这些父母大都经商,孩子属于隔代教育。他们并不看重早教所需的开销,而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接受更新的教育理念,带好孩子。“被”报名的爷爷奶奶中,一部分人表示家庭条件宽裕,就当带孩子多个地方玩;有一部分则是看到邻居、亲戚家的孩子都在早教而跟风;也有一些是被子女督促。“在家里玩玩也一样,画画这些我们也会的。”一位爷爷说。
早教不能取代家教
父母对孩子影响大
记者了解到,目前选择早教的宝宝主要从5个月到6周岁。“80后”父母工作繁忙,尤其义乌一些家长经商更是无暇照管孩子,隔代教育已司空见惯。义乌红黄蓝亲子园王可可老师表示,这两年早教观念普及很快,不仅80后父母观念新潮,40多岁的家长选择早教课程的也很多。部分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或晚育家庭,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上中学甚至大学。但孩子在成绩、交往等方面表现得并不如人意,让家长觉得失败。当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便会选择早教,希望不重蹈覆辙。
其实,家长希望通过早教树立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无可厚非。但王老师认为,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家长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经商的家长常寄希望于亲子园,希望老师培养出完美的孩子,便请爷爷奶奶代劳。但早教更强调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是家长影响孩子的过程。比如活动中父母不能放开胆子,开心、积极地参与,那么孩子往往会受影响。而由爷爷奶奶代替父母参与早教课程,孩子在课堂习惯很好,爷爷奶奶育儿理念也有所改变,但当孩子回家与父母相处,仍然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孩子与父母感情没能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父母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亲自参与早教过程,效果更加理想。
义乌家庭教育中心鲍晓妹老师则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父母的呵护和陪伴,这种亲情是谁都无法替代的。隔代教育并不是一定不行,父母仍然需要在这过程中与孩子多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