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和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的强势走红,引发了舆论热议。网友们惊叹既有颜值又富才情的武亦姝“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称赞击败热播偶像剧和综艺节目,霸气当选收视冠军的中国诗词大会是电视荧屏中的“一股清流”。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活动评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认为,节目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所谓荧屏清流,‘清’指其品质与品位,‘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观众心里。”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极大扭转了人们的固有观念和刻板印象,让人惊觉诗歌就在身边,就溶解在油盐酱醋的琐碎日常里,并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谈诗”的风潮,让人们徜徉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学之美。不仅如此,还引发了社会关于家庭教育的热议,“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文化教育大有回归之势。
在如潮的好评之中,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学者指出,中国诗词大会所涉及的题目,很多都出自语文教材,并不超纲,基本上是一个考察记忆力的电视综艺节目,原创性、思想性都谈不上,一些年轻选手因熟记古诗词获得网友盛赞,其实不太正常。“物以稀为贵”,以更高的文化标准来看,中国诗词大会这种“熟记类”节目之所以走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做得还不够。此外,针对比赛中一些选手暴露出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等问题,也有人表示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中肯的批评能够让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审视弘扬传统文化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加以改进,将之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争论之中,也有人对以竞赛方式呈现的诗词大会产生了担忧,认为可能助长诗词的应试教育之风,甚至异化成文科奥赛,被人当做一条升学捷径。而一旦沦为功利性竞赛,进入一轮又一轮PK,不仅诗的味道会被稀释消解,变得面目可憎,且古诗词背诵也会在师长的功利思维支配下强势绑架孩子们。
应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应试化现象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古诗词教育应试化却是一个伪命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古诗词的理解内化与背诵本身就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很难分开。学习简短隽永的古诗词,背诵是不可或缺的童子功,烂熟于胸之后才能在反复吟诵揣摩中体会无穷意韵。换言之,熟读背诵是学习古诗词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因此,对于讲究“熟”字的古诗词教育,根本无需讳言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内涵深刻的古诗词尤其需要有点不求甚解的精神,很多时候只要对诗词的意思有所了解即可,而后各自体会其中妙不可言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多数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熏陶培养的结果。在中国诗词大会崭露头角的上海中学高二女生姜闻页的经历就颇具代表性:“在课内学习古诗词,学着学着突然觉得更能理解诗词背后的含义,体会到朗朗上口的韵味、意境,从此就爱上了古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便没觉得有多少喜欢和收获,但在不知不觉中古诗文就会改变人的价值观、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个体的气质修养自然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事实上,诗歌积累绝非死记硬背那么简单。如果读古诗词不是一种享受,要想张口就来、提笔能写,谈何容易。一言以蔽之,古诗词背诵绝不是对记忆力的简单考验和呈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一个人的综合人文素养。古诗词带给人内心带来的愉悦和享受,怎一个“背”字了得!
(作者胡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