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人气选手武亦姝在节目中表现惊艳。
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她不是什么大牌明星,只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这位小姑娘表现出色,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一票观众被她的才情折服,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不少观众表示,自己的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在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战中,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次,因为战胜一人获一分,她也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2》播出以来,这个环节的最高分获得者。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中,小姑娘的表现更出色。当时武亦姝与对手围绕“月”字吟诗,她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了,却毫不慌乱,微笑着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作为本季《中国诗词大会》新增的环节,“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每场比赛的“飞花令”环节,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这是真正高手的较量,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曾有人担心,选手只重视背诵诗词的数量,而忽略理解。在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看来,这纯属多虑,她笑言,《唐诗三百首》的原序里就有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吟诵过程中,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对诗的理解,不需要考她一个字怎么念,一个词怎么解释,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事实上,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像武亦姝这样的高手还有很多: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擅长用文言文写作,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北大博士生陈更,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是好几场比赛擂主。但这些“行走的诗词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诗词当做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于其他“00后”,武亦姝的偶像并非那些耳熟能详的“小鲜肉”,而是诗人陆游。她在节目中说,古诗词能让她兴奋,“我的书柜上只有一类书,就是陆游的诗词,我觉得古诗词里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东西。”
选手们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节目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此。王立群、康震、蒙曼和郦波四位点评嘉宾,用精准独到的视角,为现场和观众解读诗词背后的故事。节目组选择的经典诗词,也大多和典故相关,这也给了四位嘉宾更大的发挥空间。蒙曼在讲解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时解释,这是毛主席引用了李贺的诗,“李贺英年早逝,只有240多首诗流传下来,其中被毛主席点评过的,就有80首。”北师大教授康震解读讲到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时,即兴发挥:“辛弃疾的心情,就像歌曲《悟空》唱的‘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怀才不遇。”
与上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局限于唐诗、宋词相比,本季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了中国文学史。在蒙曼看来,唐诗、宋词虽然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史上的两座巅峰,但必须要考虑诗歌的历史流动性,“中国人不是到唐朝才有诗意,也不是到宋朝才有了词的审美,而是从《诗经》开始到当代中国,形成了中国人特定的审美方式。”观众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捧,也让她感慨,中国人的诗心没有断,只是需要外界力量来激活,“这就好像种子本来存在,只要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