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布《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决定在高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教育部计划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设指南》明确了未来技术学院七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提出要凝炼未来技术特色,探索未来专业交叉融合机制,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力度,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布局新型理工科专业建设,凝练基于专业交叉的未来技术方向领域,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专业体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中心”,探索从选拔到“本硕博”贯通的全过程培养机制。革新教学组织形式,鼓励高校大胆革新,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有利于产生各类颠覆性、突破性成果的创新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适应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特点,推动大师领航,建设一支满足培养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建设指南》提出深化国际合作,引入国际一流学术、教育资源,互学互鉴,吸引国际知名学术大师参与学生培养。吸引高水平国外本科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未来挑战提供人才保障。汇聚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多方资源,为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技术、经费、师资等全方位有力支撑。此外还要求优化管理机制,构建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目标相适应的运行、管理、评价、质量保障等相关机制,及时准确反馈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效果和建设情况,推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持续改进。
教育部明确了未来技术学院的申请,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以下基础条件:主要依托专业或学科已经列入“国家级一流专业”或“一流学科”建设范围,具有相对优势;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初步形成理念先进、顺畅运行的管理体系;学校能够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每年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用于人员聘任、日常运行;学校给予发展所需政策扶持。具备条件的直属高校直接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其他高校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教育部提出申请。
根据教育部建设目标,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锻造一批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若干适应未来技术研究所需的科教资源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培育一批在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体制机制范例,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