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推荐1
普高、中职自招冰火两重天 如何获得学生和家长内心认可受关注

更新时间:2018-6-15 13:07:30


除了普高招生,中职的招生是每年青岛中考的另外重要一极。与就业紧密结合,与技术技能交相辉映的职校育人目标在考生需求和招考改革下,焕发新机。贯通培养的招生模式使职校的招生重回热点,良好的升学渠道使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进入职校学习再升入对应大学。但采访中依然发现,在某些招生形式和考生、家长的认可度上,职校依然陷于招生遇冷的困境。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中考职校招生又会有怎样的突破和创新?能为考生和家长带来什么改变?职校本身又该如何摆脱发展困境?半岛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度采访。

对比

自招:一个寒冬一个春天

“如果孩子的成绩够的话,还是让他上普高。虽然青岛中职近些年办学也不错,但其实在家长心中的地位依然无法与普高相比。”6月12日,烹饪学校考点的一位陪考家长坦言。记者采访不少家长发现,在对待孩子上中职还是上普高的问题上,家长依然呈现出一边倒的看法,普高的认可度依然领先。市区一所中职学校的招生就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能超普高线的学生基本上会选择普高,“但有一部分成绩在普高线上下浮动的考生,以及高于普高线不多的考生慢慢出现转变。职校的‘3+4’成为他们的首选。”这位负责人表示。

“差学生以及问题学生才应该去职校的看法虽然有所改变,但依然存在。细化到招生上的表现,从自主招生就可见一斑。”该中职学校招生负责人说,中职和普高都有自主招生,可从各自的招生情况看却冰火两重天,在热度和招生规模上相差很大。

今年局属14所普高进行自主招生,计划数达1060人,且近几年保持稳定,自招辅导、自招竞争如火如荼。对比差不多同期进行的中职自招则可发现,规模连年萎缩,热情十分不高涨。2015年中职自招专业达45个,有785个计划。2016年锐减到26个专业555个计划,参与中职12所。2017年,10所中职给出了312个计划。而今年中职自招涉及12个专业,只有8所中职参加,计划数减少到185个。虽然计划数已经非常少,但依然处于招不满和报名学生质量不高的困境。“报考的学生不是有专业兴趣的孩子,而是成绩实在很差的学生保底的选择。”局属一所中职的招生负责人坦言,即使自招计划已经减少到20多人,但报名人数依然达不到20人,学校也抱着宁缺毋滥的标准招人。

突破

贯通培养成职校招生突破口

自主招生只是中职招生的一个手段,除了自招之外,目前青岛的中职招生已经逐渐立体化和多元化。“虽然学生和家长对于中职的认可度依然不高,但是情况在一些招生模式的改革创新中正发生改变。”市区一所中职校长表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青岛中职招生共有8种模式。首先就是最为热门的“3+4”本科招生,总体招生规模保持在11所中职700个计划。其次是次热门的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今年青岛扩大了五年制贯通培养试点范围,试点继续采用“三二连读”计划,在试点的中职学校实施五年制贯通培养,计划数也相应增加。

在普高和中职的所有录取批次中,“3+4”录取被放在第一位录取,也体现出了对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3+4”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保持高位,去年公办普高线是635分,市区的中职“3+4”全部录取满员。去年,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依然收分很高,高达634.5分,紧随其后的是青岛电子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分数线为633.5分。青岛幼儿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收分也不低,达到628.5分。录取线超过600分的专业共有8个。所谓“3+4”简单地说就是在中职上3年经过考核合格转入对应的本科大学,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青岛是首批试点城市,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不少职校以及职校招生带来了突破和转机。

除了贯通培养的模式为中职招生带来突破之外,职校的其他招生模式也为职校培养人才带来新生力量。普职融通实验班方面,今年青岛扩大普职融通试点规模,试点学校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招生计划由原来的270人增加到510人。今年还创新进行综合高中的试点招生,在青岛艺术学校开展艺术类综合高中试点。在青岛商务学校的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会计专业开设综合育人班。综合高中试点都是注册普高学籍。除此之外,还有自主招生、足球特长生、“鼎志班”等特殊类招生以及裸分上中职等升学形式。中职的招生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努力

坚毅前行,贴合就业创新

从整个职业教育大环境来看,青岛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和宁波、厦门、上海等职教强市一起,成为了全国的一面旗帜和创新地。“贯通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职校生升学成才的良好途径,国家和省市对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打造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在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看来,通过“3+4”“五年贯通”“三二连读”所开始的职校招生突破是青岛职业教育主动作为,寻求改变的坚毅行为。

细看下来,青岛职业教育的整体氛围依然在省内甚至全国处于不错的发展态势。青岛在全国率先出台并通过了《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引领了本市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招生模式以及人才就业、学徒制创新上持续突破。有职校校长坦言:“很多其他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城市的职业教育不管是招生还是发展都呈现萎缩状态,进入低潮期。但青岛职业教育依然有很多创新性成果出现,实则不易。”职业教育为社会培育技能人才,支撑着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的基本引擎。从青岛中职的专业设置来看,已经形成了每个学校都有其发展特色的局面。例如,青岛电子学校在计算机、电子电气专业极具特色,旅游学校在旅游专业富有特色,经济职校在珠宝和药学专业富有特色,山轻工在模具、机电等专业富有特色等。

“可以说,相对于普高,中职的发展更为艰难,同时也更具活力。”崔西展说,中职在人才培养上既面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任务,又有培养其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任务,对人才培养所承担的任务很重。与此同时,中职学校所设专业也必须保持与城市发展、社会就业、企业行业需求同步,招生专业、人才培养等都要与时俱进,主动寻求改变。“例如我们学校就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诞生了物联网、光伏发电等新兴专业,可以说职校一刻不敢放松,时刻紧盯社会动向。”崔西展说。

■求变 转变理念,更关注如何塑造人

市北区一所初中的中考生小王,今年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了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的模具相关专业。除了自己的分数原因外,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爷爷和爸爸都是模具工程师,我从小喜欢动手实践,进入一所好的中职学习相关专业恰恰能发挥我的特长,又能契合我的兴趣。”小王说。在中考招生中,主动选择适合自己成才道路的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这在一些职校校长看来是个好现象。崔西展认为,除了学生和家长摆正心态将“差生去职校”的观念抛到脑后以外,全社会都应该对职业教育有理性和全新的认识。“劳动光荣的理念应该树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职校的学生也可以像普高优秀学生一样成为精英。很多大国工匠、行业精英其实都是出自职业教育。”

崔西展认为除了摆正观念以外,职业学校更应在夯实专业实力的同时,将重心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上。“不仅是普高,中职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他说,中职生确实应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但只有这一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更应该关注学生精神和品质方面的提升,找到有效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来塑造出有较强专业技能,兼具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合格职校人才。

同时,记者发现,虽然岛城职校基本形成了专业特色突出的局面,但仍然有一些职校之间存在专业重复等问题。有业内人士呼吁,各个职校之间也应该促进交流与合作,进行专业融合与借鉴,形成各个学校间的专业合力,调整自身发展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服务。目前,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和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正在建新校向高职转变。一些业内人士指出,青岛中职向高职转变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有望有更多的中职参与其中,这也是中职自身求变求发展的一个途径。

风靡全国的“365高考志愿”智能填报平台,全程助力2018山东高考学子金榜题名!http://zgzs365.cn

   电话0532-88710406

  热点新闻
  教育书籍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山东招生咨询网   鲁ICP备09001555号    广告服务
电话: 0532-88710406 QQ:917524373 邮箱:haojie2008ab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