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开学在即,很多家长们开始忙着为孩子采购新学期的“入学装备”。销售人员说,这两天来买家教机、电子词典等产品的家长和学生都比较多,3000多元的多功能学习机,销量都比年前要高一倍。(2月11日央广网)
近年来,学习机成了不少孩子的标配。每次开学季,也是商家销售的旺季。“孩子有了学习机,学习不用费力气,轻点鼠标啥都有,提高成绩很容易”的推销宣传更让家长心动不已。
的确,当下的学习机内容丰富:课本教参、讲课视频、要点解析、习题训练、模拟考试等应有尽有,图文并茂,操作简单,互动性强。若孩子果真按家长所想,合理应用学习机,的确就能提升学习成绩。问题是,再好的学习机也不过是台机器,而它又不同于工厂的机器,只要开动,就能制造出产品来。学习机的内容虽然丰富,其实质上不过是一台“单向播放器”。其一,你不“点”,它不会“播”;其二,播放后,人看不看、学不学都与它无关。
孩子的学习,不仅是“看”的过程,而且是“记”的过程,更是“懂”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要将知识看在眼里,记在脑中,内化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才算完成了学习。所以,孩子的学习,最关键的还是内因,主动学习起根本性作用,学习机不过是外因,提供学习条件起辅助作用。如果孩子自己不想学习,不愿意学习,无论老师水平多高,机器多么先进,也无法把知识“塞进”孩子大脑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机对孩子的学习作用,绝不像有些商家宣传的那样。
十多年前,我本家的一个孙子上初一。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斥资1000多元(相当于我当时三个月工资)买了一部好记星,还经常找我下载最新的课程。但我那孙子不争气,除了用它打游戏,从来不“点”英语,其英语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还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因英语成绩差高考落榜。复读时,朋友专门给他配了部“E百分”,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涛声依旧。还有我的妻侄洋,家长从北京给他买了台“步步高”。开始时,洋还装模作样地浏览些英语单词,后来,也玩起了游戏。由于家长不断唠叨,洋不胜其烦,便将学习机锁进抽屉睡大觉了。
我并无意贬低学习机的功用,更不是排斥学习机,只是想说,学习是 “很自己”的事,孩子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才是真正的“学习机”。就像“善书者不择笔”一样,孩子自己只要想学习、愿学习,用不用工具,用什么样的工具,都能学好。如果孩子不愿学习,就像无食欲的人面对山珍海味也会无动于衷一样,无论学习工具多么现代化,也帮不上丁点忙。
与教师配合,走进孩子心灵,弄清孩子想法,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才是根本。家长给孩子配备学习机之类的现代化学习工具,一定要理智,不能盲目跟风。只有在孩子想学习、愿学习的前提下,给孩子配备学习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玉柱,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