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伤害更是“伤”
更新时间:2017-2-16 13:51:50
近期发生了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我问四年级的女儿怎么看待这些事,女儿说:“我们学校有两个男生,因为在走道上疯跑,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给撞了,撞人孩子的家长和老师就带着被撞的孩子去医院做检查。这还是外伤呢,大人都这么重视。而校园欺凌事件伤的是孩子的心,更严重呢。”孩子天真的话中表达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心理伤害也是“伤”,而且是更严重的伤。那么,心理伤害通常有哪些特点呢?
心理伤害具有隐蔽性。青少年同伴之间的排斥、欺凌、暴力伤害通常在远离大人的小世界里悄悄发生,受害者往往因为担忧、害怕、觉得丢脸等因素而不愿或不敢告诉大人。
心理伤害是持久的内伤。心理伤害带给孩子们的往往是羞愧难当、自我否定、悲伤无助、愤怒绝望的负面感受。这种感受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会在危险而敏感的青春期被放大,影响到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影响到他的一生。
心理伤害具有相互伤害力。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赢家,不管是伤害别人还是受伤害的孩子,双方的家长、教师以及旁观者,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力的相互性。即便是旁观者也会受伤,研究证明,很多旁观者会一直伴随着内疚、羞愧、自责的情绪。
在我咨询的案例中,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留长指甲的男生,我暂且称他为小唐吧。
当时,小唐由妈妈带着找到了我。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读书,说话也很有哲理,不过这个挺斯文的小伙儿却留着又尖又长的指甲。我好奇地问起来。他沉默了一会儿告诉我:这是他对付“他们”唯一的武器。
原来小唐因为身体原因曾经休学一年,插入了低年级的一个班。由于没有什么认识的同学,再加上个性比较羞涩,他被班上的一个“小混混式”的男孩给盯上了。
这个男孩往小唐的板凳上倒水、往课桌里倒垃圾、在他的衣服后面贴贴画……小唐一忍再忍,可事态越来越严重。最痛苦的一次是,这个男孩召集了一批男生堵在教室的前后门,不让小唐上厕所,小唐差点把尿尿在裤子里,最后他是哭着从窗户逃走的。
小唐向我讲述这段一年多前的经历时放声大哭,哭声大到整层楼都听得见。他仿佛要在那一刻把所有压抑、所有委屈、所有痛苦都发泄出来。
他妈妈说,是因为孩子坚决不去上学了,他们才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遭遇。虽然后来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但是这件事情后,孩子就非常自卑了,成绩也开始下降,不愿意上学,而且留起了长指甲,变得敏感而容易情绪失控。妈妈反复说:要是早一点发现就好了,早一点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的确,这位妈妈说出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处理“欺凌事件”的第一条原则。关于如何处理和应对,我总结了以下四条原则。
及时性原则。“欺凌事件”发生后,不管是外伤还是内伤,及时干预最重要。何谓及时,我的理解是当下处理,当天处理。成人世界里明确的态度,会让事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成人世界中庸和含糊的态度,会让事件发酵、变质和扭曲。所谓“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不适用于心理伤害,特别是未经处理过的伤害,它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存在于孩子的内心之中。
无小事原则。当发生同伴欺凌事件,教师和家长要重视,找到双方和相关旁观者,认真倾听事情经过,了解双方感受,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同时,第一时间告诉双方家长,表达重视的态度。在没有办法判断是玩笑还是欺凌的时候,要本着“孩子的事无小事”的原则,帮助他们学习“同理心”,学习换位思考和应对冲突,把事件当成教育的契机。
授权孩子原则。有句话说“孩子是孩子问题的专家”。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孩子的世界有一套他们自我认同的沟通与生存法则,成人要做的是启发他们讨论、思考、改善,而不是简单地替代他们处理。只有建立了统一的认知,才能保证他们的小世界中尽量少地发生隐性伤害。二是应对同伴排斥、欺凌、暴力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功课,只有学习了、经历了、思考了、训练了,才真正拥有应对困难的能力。
专业性原则。遇到问题,寻求专业支持是最重要的原则。专业的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法律援助者、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会有一套相对专业的工作流程,从缓解情绪、澄清事实、讨论建议、角色互换、达成共识到家庭介入等,专业人士基于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大量案例积累,小心翼翼地跟随当事人的感受和情绪,理性而科学地推进。
当发生欺凌事件时,期待有孩子们信任的人帮助他们,用孩子世界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用专业的方法,让他们学习感同身受,学习应对冲突,知道规则与底线,当然也要学会原谅与握手言和,这是将互相伤害降到最小的路径,也是应对复杂人生的智慧。(作者祝薇,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杂志主编)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12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