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育公平的推进建立差异性补偿
凤凰网教育:这几年两会您提的都是跟教育公平有关的话题,国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和办法,在您看来,教育公平的进程有变化吗?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很大的障碍?
顾海良:我现在也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工作,我最近也在呼吁相关的教育立法,要把教育公平写入我们的教育法中,否则是一个极大的缺憾。应该说,教育公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对教育在国家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非常重要,但是教育自身以公平为旗帜同样重要,这几年我们逐步开始重视,把两个观点放在一起,教育的优先发展和教育的公平发展,作为我们今后教育的旗帜和行动。
我们这几年来教育公平做的好就体现在基础教育中,这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好。
从前年开始,我们逐渐把教育公平这个观念推向高等教育,这是个很大的创举。教育公平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偿性原则,源于父辈或本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他们享受和别人同等的教育,那么国家和政府应该给予补偿。
比如610分能够进武汉大学,公平吗?武汉的学生考610分确实可能需要努力,但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享有的教育设施好,经济条件好,文化环境好。但是假如一个贫穷地区边远地区的孩子也要考610分,他花费的精力就非常大,甚至同样的智商、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力气,只能考到590分,那么差的这20分是谁造成的?不是他本人造成的,是由于当地的教育条件跟不上,这时候政府就要有意识的对这些孩子进行差异性补偿。
从2003、2004年开始,我们花了六年时间,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研究生的就读体系,现在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不会有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经济问题不能上学。
高等教育需要大力改革社会需要更多宽容
当然,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的就是社会差异性发展中,用通俗的话说最“吃亏”的那部分。一些倾斜性政策,可能缓和这个矛盾,但从根本上要提高整个教育教学水平,使高等教育能够合理布局,但是这种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我们努力做一步,就公平一点,再做一步,再公平一点,我认为是一个量力而行的渐进过程,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社会上对教育问题宽容度比较低,某些学校自主招生出了问题,就采取全盘否定取得的改革成效,改革路上难免会出差错,自主招生这件事情本身可以完善,不要出一点问题就否定整个改革,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目前的考试制度,对中国教育的未来,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不利的。应试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就没有学习的兴趣了,放松进取性,不想学习了,他觉得学习是一种苦差事,而不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完善自己的生活。
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考试、录取方式的改革要有一定的宽容度,前提是学校按规矩来,但由于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造成的问题,通过再改革可以弥补。教育改革应该有一个好的环境,否则教育主管部门或校长们都怕引起社会谴责,而不敢改革,就耽误了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
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师资困境待解
凤凰网教育: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配制和长期支持,要怎么做到?
顾海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平发展,再进一步的工作中,关键在于教师。
一是要实行轮教制,有些国家,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他整个教学生涯里有一到两年,甚至更多一些年份,在农村边远地区进行教学,期间国家给他一些特殊的照顾、补偿。
二是要对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实行高薪,高于平均工资的30%到200%,使得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老师觉感受到社会对他的认可。
第三是,我在江西吉安地区调研,得出一个体会,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基础教育的私塾,师资是来源于本地的,他们生活在本地,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适应于当地的人文氛围,大家对他也有一种信任感,他也会有更多的乡情的责任感。
吉安通过初中毕业后“3+2”的渠道培养大专师范专科毕业生,让他们回到本地去从事基础教育,五年间所有生活费教育费全免。我觉得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一些东西现在能够发扬,这个事情假如做得好,能够基本上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来源问题。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