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是佤族的居住地,这里有奇特的司岗里文化,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摸你黑旅游文化节。在这些旅游景区里,最奇葩迷人当属沧源崖画。
沧源崖画,1965年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发现,并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现在共发现了15个崖画点,散布在沧源勐省镇、糯良和勐来乡境内,崖画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辨认的图象1100多个,人物类约占74%,风物类占26%。画面内容涉及狩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耍等。
崖画绘于垂直、稍平整的石灰岩峭壁上,距地面低1米多,高达8米以上,图像大的约30厘米,小的约5厘米,随着岁月的侵浊,鲜红都为暗红色了,专家说崖画的色彩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的。
传说阿佤山前世人或第一次出现的阿佤族人,是从一个叫做“司岗”的山洞里出来的,有了阿佤人之后才有了其他的生灵。小男孩艾惹与母牛交配后,母牛生出了种子,种子结出了葫芦,葫芦里出来众多的小生灵。有一天,艾惹来到了一座石崖下,听见有人在召唤他。山洞里面的癞蛤蟆达召崩布热,恳请小男孩艾惹做他们家的女婿,艾惹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小男孩艾惹又回到了石崖前面,手里多了一块很长的布,上面绘满了许许多多的图案,艾惹没想到这是癞蛤蟆达召崩布热送给他的智慧。聪明的小男孩艾惹根据图案,教给了佤族先民各种生存和劳动技能,从此阿佤人兴旺起来。
为了感谢癞蛤蟆达召崩布热,艾惹带上画布和装满牛血的葫芦,召集10名年轻力壮的佤族男子去寻找达召崩布热。但是,历尽千辛万苦,仍然没有找到苦苦思念的达召崩布热。最后,他们来到沧源勐来乡等地的佤山,用鲜牛血和磁铁矿粉调和,把画布上的图案烙在了醒目的崖壁上,意即宣示寻找癞蛤蟆达召崩布热。
去佤族地区旅游,千万别错过去看看沧源崖画,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再现。来源:搜狐公众平台